隆鼻手術是許多追求精緻五官的姐妹們會考慮的選擇,但手術畢竟帶有風險,我們必須正視隆鼻後遺症的可能性。了解後遺症的種類、症狀與發生的原因,能讓妳在術後更懂得自我觀察與應對。
什麼是隆鼻後遺症?釐清 3 種常見的輕微症狀

並非所有術後的不適都屬於嚴重的後遺症,有些只是暫時性的術後反應。當這些狀況持續過久或伴隨其他異狀時,就可能轉變為需要處理的後遺症。
以下是常見的 3 種症狀 :
症狀 1 : 術後持續性的水腫、瘀青與輕微麻木感
在隆鼻手術後的幾週到幾個月內,鼻部周圍出現水腫、瘀青和局部麻木感,是身體對創傷的正常反應。大多數的腫脹會在術後 1 個月內消退 7-8 成,而瘀青也會在 2 週內逐漸淡化。如果水腫持續數月未見改善,或麻木感長期存在,就可能被視為輕微的後遺症。
持續性的水腫可能影響鼻形的呈現,若有長期的麻木感可能暗示手術中神經受到輕微影響。應對這種情況,除了耐心等待,並遵照醫囑進行冰敷、溫敷外,還需要保持規律的生活作息,有助於身體自然修復,促進血液循環,讓不適感逐漸消失。
症狀 2 : 假體輪廓感明顯與皮膚顏色改變的現象
當植入物邊緣在皮膚下清晰可見,或鼻尖皮膚出現發白、發紅的顏色改變時,這也是常見的後遺症之一。這種現象通常發生在皮膚較薄的姐妹身上,或是植入物選擇過大、放置層次不正確所致。
例如,L 型的矽膠假體在鼻尖處的壓力過大,容易導致皮膚變薄,出現透光或發紅的警訊。如果未及時處理,可能增加假體穿出的風險。應對措施通常是諮詢醫師,評估是否需要移除現有假體,並改用自體筋膜或真皮脂肪瓣來增厚皮膚,或改以結構式隆鼻搭配自體軟骨,來減輕植入物對皮膚的壓力,確保鼻部的長期健康與自然度。
| 症狀表現 | 術後 1 個月內 (正常恢復期) | 術後 3 個月後 (後遺症警訊) | 建議應對方法 |
| 紅腫熱痛 | 輕微紅腫,痛感隨時間減輕 | 紅腫加劇,持續發熱、異常疼痛 | 立即聯繫醫師回診,排除感染 |
| 鼻形不對稱 | 因腫脹導致的暫時性不對稱 | 腫脹消退後,仍有明顯結構性歪斜 | 諮詢專業修復醫師,評估二次調整 |
| 皮膚顏色 | 輕微瘀青或泛紅 | 鼻尖或鼻樑皮膚發白、發亮、透光 | 盡快就醫檢查假體位置與皮膚張力 |
隆鼻術後恢復期 vs.後遺症症狀判斷
症狀 3:功能性受損與鼻形結構的改變
當想畫重點的字串術後出現持續性鼻塞或鼻形發生結構性歪斜時,則屬於較為嚴重的後遺症。持續鼻塞可能暗示手術影響到鼻腔內的呼吸通道,例如軟骨支架過度植入或鼻閥狹窄。結構性歪斜則是指腫脹消退後,鼻樑或鼻尖仍有明顯的不對稱或假體移位。這類問題無法自行恢復,通常需要透過二次修復手術來調整內部結構,重新穩定支架或移除不穩定的植入物,以恢復正常的呼吸功能與對稱的鼻形。
ㅤ
隆鼻後遺症:不容忽視的 2 大感染問題

ㅤ
與美觀問題相比,感染是隆鼻手術中需要警惕的後遺症,它不僅影響鼻形,更可能損害鼻部組織的長期健康,必須立即且積極地應對。
問題 1 : 植入物感染的初期症狀與緊急處理
植入物感染是細菌入侵造成的,如果不立即處理,可能導致鼻部組織受損,甚至影響全身健康。感染的初期症狀包括:鼻部傷口持續性疼痛、紅腫、發熱,甚至有膿液或異常分泌物從傷口滲出。
有時還會伴隨輕微發燒或疲倦感。一旦出現這些症狀,應立即回診。醫師會先使用抗生素嘗試控制感染。如果藥物治療無效,為了防止感染擴散並保護鼻部軟組織,通常會需要緊急取出植入物並進行清創。請記住,在感染的情況下,醫師會以健康為優先,取出植入物後,需要等待至少半年至一年,讓組織徹底修復後,才能考慮進行二次重建。
問題 2 : 鼻部攣縮(朝天鼻)的發生原因與修復必要性
鼻部攣縮是一種慢性且嚴重的後遺症,它會讓鼻頭向上收縮,導致鼻孔外露,形成俗稱的朝天鼻。攣縮主要發生在使用矽膠等人工材料後,身體免疫系統啟動慢性發炎反應,在植入物周圍形成過度的纖維莢膜,這些莢膜會隨著時間持續收縮。
這種收縮的力量強大,足以扭曲並拉扯鼻部結構。一旦發生攣縮,單純移除假體通常無法解決問題,因為疤痕組織已經定型。修復的必要性在於,需要透過二次手術,徹底鬆解這些疤痕組織,並使用支撐力強大的自體肋軟骨等材料,重新建立穩固的鼻中隔與鼻頭支架,才能有效延長鼻頭,恢復鼻形與比例。
| 後遺症類型 | 發生原因 | 解決方案的材料建議 | 處理時機建議 |
| 植入物感染 | 細菌入侵、體質排斥、術後照護不當 | 緊急移除植入物,休養後多以自體軟骨重建 | 極緊急,需立即處理 |
| 鼻部攣縮 | 莢膜收縮、慢性發炎 | 自體肋軟骨 (提供強大支撐力對抗收縮) | 待術後 1 年,組織穩定後進行 |
隆鼻後遺症感染與攣縮處理要點
ㅤ
為什麼會發生隆鼻後遺症?探究 3 個主要原因

ㅤ
隆鼻後遺症的發生並非單一因素造成,通常是多個環節出現問題的結果。了解這些原因,是妳在選擇醫師和術後照護時的重要參考。
主要原因 1 : 醫師經驗與手術技術層面的重要性
隆鼻手術極度仰賴醫師的專業度與技術,這是決定隆鼻成敗的關鍵。如果醫師在術前評估時,沒有精準計算妳的皮膚張力、鼻部結構與軟骨條件,選擇了不適合妳的植入物尺寸或類型,就會提高後遺症發生的機率。例如,剝離植入物空間時不夠對稱、假體放置的層次太淺、或是結構式隆鼻的支架固定不穩,都可能導致術後假體位移或鼻形歪斜。
主要原因 2 : 體質反應、術後照護與植入物材料的影響
除了醫師的技術外, 個人體質和術後照護習慣,也是影響後遺症發生與否的原因。有些人天生體質對於異物反應較大,容易產生過度的疤痕增生,進而導致莢膜攣縮。隆鼻材料的選擇,如 L 型矽膠因與鼻部結構接觸面廣,在過去較容易產生攣縮或穿出的問題,雖然新型的材質已有所改善,但仍需謹慎評估。
主要原因 3:術後感染與不良生活習慣的干擾
術後護理的疏忽或個人不良習慣,是導致後遺症的常見外在因素。術後初期若未能嚴格遵守無菌照護原則,或因清潔不當,極易引發傷口感染或植入物發炎,若未及時處理,可能導致鼻部組織壞死或需要取出假體。術後頻繁觸碰鼻部、劇烈運動,或是吸菸、飲酒等行為,會延緩傷口癒合,並增加假體移位的風險,嚴重干擾手術的最終效果與穩定性。
ㅤ
發生隆鼻後遺症怎麼辦? 2 步驟應對方案
若妳不幸遇到隆鼻後遺症,請保持冷靜,並依循以下 3 個步驟進行應對。
步驟 1 : 立即聯繫原手術診所與醫師
當妳發現鼻部有任何異常症狀時,第一時間應聯繫原手術的診所或醫師。特別是如果症狀涉及紅腫、發熱、疼痛加劇或有分泌物時,這可能表示急性感染正在發生,必須立即回診。原手術醫師對妳的鼻部狀況、使用的植入物類型與手術細節最了解,能夠快速地做出判斷與初步處理。例如,如果確診為輕微感染,醫師可能會立即給予口服或靜脈抗生素治療。
步驟 2 : 尋求專業二次隆鼻專科醫師諮詢
如果原手術醫師無法有效解決問題,或者妳對其失去信心,建議尋求專門從事二次隆鼻的專科醫師進行諮詢。隆鼻後遺症的修復,特別是攣縮或多次感染的重建,其複雜度遠高於初次隆鼻,需要醫師具備更紮實的解剖學知識、更豐富的修復經驗以及更精湛的重建技術。
尋找整形外科專科醫師,並針對其過往的修復案例、使用的材料(如是否擅長自體肋軟骨重建)進行詳細了解。在諮詢過程中, 妳 應該帶著清晰的問題,並允許醫師進行全面的檢查,包括影像學檢查,以便擬定一個穩固且能徹底解決問題的修復手術計畫。
認識隆鼻後遺症
隆鼻後遺症並非洪水猛獸,但需要我們用科學和謹慎的態度去面對。從皮膚發紅、假體輪廓明顯,到嚴重的感染與攣縮,不同的症狀都需要妳及時觀察與應對。預防勝於治療,選擇經驗豐富的整形外科專科醫師、充分了解手術風險、並嚴格遵守術後照護,都是降低後遺症風險的關鍵。
ㅤ
FAQ
Q1 : 隆鼻後鼻頭會「透光」或「發紅」,是後遺症嗎?
是的,這是植入物壓力過大或層次太淺的警訊。若發生,應盡快就醫檢查,避免皮膚持續變薄,嚴重可能導致假體穿出,需要進行修復手術。
Q2 : 隆鼻後,我鼻子聞起來有異味,是不是感染了?
鼻內異味可能是感染的初期症狀之一,特別是伴隨持續性分泌物時。請立即聯繫醫師,進行傷口檢查與細菌培養,確認是否需要抗生素治療。
Q3 : 隆鼻後鼻形不滿意,可以找別的醫師重做嗎?
可以。但建議尋找專門從事二次隆鼻的整形外科專科醫師,並提供完整的前次手術資料,讓醫師能更精確地評估修復方案。
法喬醫美診所|專業鼻頭塑形診所推薦

若妳希望在專業的規劃下改變蒜頭鼻的困擾,法喬醫美診所是值得信賴的選擇。
法喬的醫師團隊經驗豐富,提供完善的術前術後規劃,對於鼻頭塑型手塑尤其擅長。
◆ 3 店連鎖、10 餘年品牌信任
台北、台中、高雄 3 家據點,累積 10 多年口碑與服務品質
◆ 專科醫師團隊實戰經驗
由邱浚彥總院長領軍,多位專科醫師,10 多年以上經驗,已完成上萬例手術
◆ 原廠認證先進設備
使用高階內視鏡、3D 模擬機、威塑,等多項衛福部認證儀器,堅守安全品質
◆ 完整整合服務流程
包括術前溝通、術中設備、術後線上追蹤,以及高端環境與隱私維護
◆ 專精多項療程,客製化規劃
提供隆鼻、隆乳、抽脂體雕、臉部雕塑、抗衰老等各類整型手術,依個人需求打造專屬方案
法喬醫美診所聯絡方式
- 服務電話:0800-555-722
- 客服信箱:service@facharming.com
- 官方 LINE:法喬醫美診所 LINE
- 諮詢表單:隆鼻預約諮詢
| 區域 | 門診地址 (點擊連結至 Google Map) |
| 台北法喬醫美診所 | 台北市大安區忠孝東路 4 段 73-2 號 3 樓 |
| 台中法喬醫美診所 | 台中市西區美村路 1 段 22 號 7 樓之 1 |
| 高雄法喬醫美診所 | 高雄市左營區博愛 3 路 8-1 號 4 樓 |
隆鼻手術醫美診所推薦 – 法喬醫美診所聯絡方式一覽表
參考資料:
中華民國衛生福利部. (2023). 特定醫療技術檢查檢驗醫療儀器施行或使用管理辦法. (2023 年 1 月 10 日修訂).
林靜儀 (2023, 11 月 5 日). 隆鼻「後悔」潮!醫:醫病溝通不足致審美落差是主因. 聯合新聞網.
【免責聲明】
本網站所刊載之文章內容僅供參考,純屬資訊分享,並不能取代專業醫師之診斷與治療。任何醫療行為與決策,請務必親自諮詢專業醫師,並遵從其指示。切勿因本站資訊,而延誤就醫時機。
» 更多推薦:
成人英文補習班 Dcard 熱議!Afterwork 怎麼讓你輕鬆愛上英文?
松樹皮好轉反應有哪些?服用初期可能出現的變化與觀察建議
